越秀附近回收路易十三酒瓶商家地址
茅臺鎮位于“中國酒都”仁懷市西13公里處的赤水河東岸,地處東經106°22",北緯27°51",四面環山,一水中流,是馳譽中外的釀酒“寶地”。茅臺鎮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幾大要素,如土壤、水質、氣候以及空氣中的微生物群等,對茅臺酒風味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,造就了茅臺酒卓爾不凡的典型風格。據地質調查資料表明,茅臺鎮主要為侏羅白堊系紫沙頁巖、礫巖,形成于7000萬年以前,受海拔高度和巖石風化后成土母質的影響,茅臺地區紫紅土廣泛發育,這種土壤礫石和沙質土體含量高、滲水性好,地下水、地表水通過紅壤層時,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、多種微量元素被溶解,經過層層滲透,過濾出純凈、清亮甘冽、香甜可口的清泉水,匯入了茅臺酒釀造所依托的赤水河。
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,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。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,顆粒堅實、飽滿、均勻,粒小皮厚,支鏈淀粉含量達88%以上,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,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,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。
茅臺酒的釀造,遵循“12987”工藝,指1年生產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發酵、7次取酒。在每年重陽節前后開始投料,次年重陽節前結束,制酒時間剛好一年。期間有兩次投料,次叫下沙,第二次叫造沙。茅臺鎮當地人把紅纓子高粱稱為沙,因此下料也叫下沙。第二次的下沙稱造沙,即向入窖發酵了一個月的酒糟里,按照1∶1的比例,加入新的高粱,再次蒸煮、攤涼、加曲,堆積發酵,入窖發酵。在前兩次蒸煮原料中,都不取酒,直到1個月后,第3次蒸煮結束才開始次取酒。然后,再進行攤涼、加曲、收堆、下窖、蒸煮和取酒的流程,如此循環,每月一次,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才開始丟糟。
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: 半固、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,小曲為糖化發酵劑,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,再于半固態、半液態下發酵,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,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。 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采用串香工藝制成,其代表有:四川沱牌酒等。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,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。 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(不少于10%)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