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詳細說明
'
牽牛花跨進傳統名花行列,也有千余年的歷史了,不但名見花譜、花志、名著,而且歷代有許多的詩文吟詠。牽牛花別名喇叭花、牽牛、朝顏花。為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卉。蔓生莖細長,約3~4米,全株多密被短剛毛。葉互生,全緣或具葉裂。聚傘花序腋生,1朵至數朵。
牽牛花有個俗名叫“勤娘子”,顧名思義,它是一種很勤勞的花。每當公雞剛啼過頭遍,時針還指在 “4”字左右的地方,繞籬縈架的牽牛花枝頭,就開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。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一邊飽覽著點綴于綠葉叢中的鮮花,真是別有一番情趣。栽培要點
發(fā)芽適溫
20~25℃播種期:春、夏;生長適溫:22~34℃開花期:夏、秋育苗
先將種子浸溫水4~6小時或用硫酸處理,播種后覆土約1公分,保持土壤溫濕,5~6天后發(fā)芽,本葉二枚可移植,株距30公分。栽植
選擇排水良好的培養(yǎng)土,給于充分日照和通風良好的環(huán)境,生育期盆土表面略干時需灌水,半個月施稀液肥一次,氮肥不宜太多,以免莖葉過于茂盛。盆栽需設支柱撐著。
牽牛花不僅是籬垣柵架垂直綠化的良好材料,也適宜盆栽觀賞,擺設庭院陽臺,盆栽宜在4月初,用普通培養(yǎng)土與素面沙土各半,裝二號筒盆(內徑13厘米),每盆點播4~5粒種子。因種皮較厚,發(fā)芽慢,可在種臍上部,用小刀刻破一點種皮。播種后保持25℃,7天左右發(fā)芽。觀察兩片子葉長平時分苗移植,可整坨脫盆把小苗帶土分開。作盆栽時隨之將主根下端去掉1厘米,用普通培養(yǎng)土栽在二號筒盆,每盆一株,注意露地移植牽牛,絕不許碰傷主根,移苗宜小,宜早,土坨越大越好。
當小苗長出6~7片葉即將伸蔓時,整坨脫出,換上坯子盆(內徑24厘米)定植,盆土要用加肥培養(yǎng)土,并施50克蹄片做底肥。栽后澆透水。待盆土落實,在盆中心直插一根1米長的細竹竿。再用3米左右長的鉛絲,一端齊土面纏在竹竿上,然后自盆口盤旋向上,形成下大上小勻稱的塔形盤旋架。鐵絲上端固定在竹竿頂尖。牽牛花為左旋植物,鉛絲的盤旋方向必須符合牽牛花向左纏繞的習性,當主蔓沿著鉛絲爬到竿頂時,摘去頂尖。側蔓每長到6~7片葉時掐尖,這樣可使花朵大,不斷發(fā)蔓開花。
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