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泰藍[1]又稱“銅胎掐絲琺瑯”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,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手工藝品之一,它采用金銀銅及多種天然礦物質為原材料,集美術、工藝、雕刻、鑲嵌、玻璃熔煉、冶金等專業技術為一體。古樸典雅,精美華貴,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文化內涵,被稱為國寶“京”粹,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適用于鑒賞收藏、商務禮品、日常用品、室內外建筑工程裝飾等。[2]
明清時期的景泰藍制品,大都是供皇宮御用,直到清朝后期才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。據有關史料記載,景泰藍從道光年間開始出口。1904年,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,景泰藍“寶鼎爐”獲得一等獎,后又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獲一等獎。由此景泰藍在國際上聲譽大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