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工模式
下刀塔切削第一主軸雙主軸同期接料雙系統同時車削
超強度結構
運用有限元素分析 ( FEA ),讓一體成型底座與立柱之加強肋達到最佳化設計,所以 GVI 系列可從事極重切削且保持長期超高精度。
具高效能加強肋之底座不僅是一體鑄造成型,而且采用高張力米漢納鑄鐵,并加上熱流平衡設計,能滿足長年加工使用之需求。提供較大的防震阻尼及減低變形量,使得機臺不但耐用而且具有特別突出的性能表現。
X / Z 軸采用高性能線性滑軌設計,具備高精度、快速移動與低磨耗等優異特性。
經熱處理與精密研磨之 C3 等級滾珠導螺桿可確保最高的精度與耐用度。除此之外,各軸均有預拉設計,能使變位量降至最少,大幅提高加工精度。
FEA 有限元素分析
大尺寸雙排屑槽設計,切屑可直接落入排屑槽并由除屑機帶離加工區域,切屑移除可靠性極佳,且更有效率。
除屑機采后出式設計,可確保緊湊的機型結構,減少占地面積。并有利于生產線之機器安排配置。
最佳化主軸系統
3,000 rpm 高扭力主軸搭配大馬力 15 kW 主軸馬達,可于 500 rpm 提供 286 N-m 的最大扭矩輸出,滿足重切削的加工需求。
超高精密 P4 等級主軸軸承以二點支撐最佳化跨距排列,即使長時間加工亦可維持穩定的精度與可靠度。
標準三爪夾頭配合 14,200 kgf 的油壓夾持力,確保任何切削情形下皆有充裕的主軸剛性。
先進刀塔技術
伺服刀塔
刀塔以高負荷之伺服馬達進行刀盤換刀定位,相鄰刀換刀時間僅 0.2 秒,對邊刀也僅需 0.5 秒。
刀盤采用日系超高精度曲齒離合器精密定位,配合 3,620 Kgf 挾持力,可于重切削時確保充裕的刀塔剛性。
曲齒離合器具有可自動對心、自動清潔與齒面大面積結合等多項優于傳統直齒離合器的特性,為程泰全系列機型所廣泛采用。
雙車刀刀具座 ( 選配 )
可同時間進行工件兩側的外徑車削,有效提高工件平行精度,縮短 50% 的加工時間,滿足以剎車盤為主等各種精密盤型工件的加工需求。
可程式刀具座以伺服馬達驅動,能快速變更加工條件,減少刀具調整時間,提升生產效率。
雙刀架 |
---|
四方型刀具 | □ 20 mm |
工件容許直徑 | Ø 420 mm |
工件容許高度 | 7 ~ 100 mm |
工件容許深度 | 100 mm |
Top
復合加工能力
動力刀塔 ( 選配 )
動力刀塔采用主軸馬達結合傳動機構驅動,可提供 4.5 kW 充裕的馬力輸出,輕易完成任何困難的銑、鉆、攻牙等加工任務。
動力刀塔可安裝 12 支動力刀具 ( 僅在工作位置之刀具旋轉,其余不旋轉 ) ,刀盤不需推出即可完成換刀。
動力刀具規格 | ER32 |
動力刀具轉速 | 40 ~ 4,000 rpm |
C 軸 ( 選配 )
GVI 系列選配 C 軸控制及動力刀塔成為車銑復合中心,可將一工件在同一車床內完成車、銑、鉆及攻牙等加工。避免因為工件在機器間移動所產生的誤差,并節省加工時間及人力。
高扭力內藏式 Cs 軸結合高精度磁力環設計。操作方便且分度定位速度相較 Cf 軸優異甚多。
自動化生產系統
結合自動上下料系統、工件翻轉機構以及 TRV 系列鉆孔攻牙機,提供您市面上效率最佳的剎車盤專用自動化生產系統。
( 不同的加工需求,皆可由程泰研發團隊協助提供解決方案 )
自動入料 → OP10 → 雙主軸同期對接 → OP20 → 自動出料 → 工件翻轉 → 自動入料 → OP30 → 自動出料
自動入料
具備 X 與 Z 軸進給能力之倒立式第一主軸,可提供機械手臂夾持工件之功能,提高搭配自動化周邊設備的彈性,并協助實現機臺緊湊化的設計。
雙主軸同期對接
第一與第二主軸以同期轉速對接工件,工件翻轉更快速、更可靠。并可避免工件精車后于翻轉時刮傷,確保最佳的表面光潔度。
自動出料
刀塔夾持工件、托盤接料、出料皆以伺服馬達直接驅動,工件出料可一氣呵成,不須停頓。
工件翻轉
工件夾持與翻轉機構皆采用氣壓驅動設計,兼具快速、環保、耐用性高等多項優勢。
高速鉆孔攻牙
透過 TRV 系列進行高速鉆孔攻牙,可縮短 OP10 之切削循環,大幅降低 OP10~OP30 之非切削等待時間,確保最高的產出效率。
控制面板
總控制面板提供單鍵開啟 / 關閉全系統之便利功能,而各單元模組亦皆配置手動控制面板。方便操作且可提高作業安全性。
Top
智慧型生產系統
因應革命性“工業 4.0” 的制造模式。GVI 自動化生產系統另可整合程泰 G.NET 遠端監控套件、線上工件動平衡分析、FANUC 3D 區域感測儀、關節式機械手臂等多項先進技術。實現無人化關燈工廠,少量多樣化生產的智能化制造目標。 ( 所有智慧型生產系統套件皆為選配 )
G.NET 遠端監控
藉由程泰遠端監控軟體 G.NET 將區域內具有通訊能力的機器設備、倉儲系統、機械手臂與感測元件等串聯整合,實現可于中控臺內進行系統監視、排程規劃、執行指令等各種先進的制造模式。
3D 區域感測儀 ( 3D Area Sensor )
使用 1 個投影儀和 2 個高解析度相機組成的區域檢測視覺系統。透過投射條紋光以及 3D bin-picking 技術,可識別出在料籃中散亂的工件,進而協助機械手臂判讀取料之優先順序以及最佳的定位點。
機械手臂
使用 1 個投影儀和 2 個高解析度相機組成的區域檢測視覺系統。透過投射條紋光以及 3D bin-picking 技術,可識別出在料籃中散亂的工件,進而協助機械手臂判讀取料之優先順序以及最佳的定位點。高性能 FANUC 機械手臂,藉由手臂前端的電磁力吸取工件。不論工件排列呈現任何角度,皆可順利完成作業。
( 機械手臂規格依實際加工需求而有所不同 )
最大荷重: | 35 kg |
---|
回轉半徑: | 1,813 mm |
---|
重復精度: | ±0.08 mm |
---|
加工精度檢測站
采用程泰研發之高精度數位式渦電流位移感測器模組,能以非接觸方式測量工件之相對位置尺寸,并透過 RS232 通訊介面直接與控制器溝通,將結果顯示及儲存。大幅減少品管人力且更可靠。
重要諸元 | GVI-350 |
---|
最大旋徑 | Ø 550 mm |
---|
最大車削直徑 | Ø 350 mm |
---|
最大車削長度 | 400 mm |
---|
最大工件重量 | 20 kg |
---|
最大工件重量 | Ø 12" |
---|
重要諸元 | GVI-350 |
---|
最大旋徑 | Ø 550 mm |
---|
最大車削直徑 | Ø 350 mm |
---|
最大車削長度 | 400 mm |
---|
最大工件重量 | 20 kg |
---|
最大工件重量 | Ø 12" |
---|
X & Z 軸 | GVI-350 |
---|
第一主軸X1& Z1軸最大行程 | 750 / 550 mm |
---|
上刀塔X2& Z2軸最大行程 | 550 mm |
---|
X / Z 軸快速進給 | 24 m/min. |
---|
X / Z 軸進給速率 | 1 ~ 5,000 mm/min. |
---|
滑軌型式 | 線軌 |
---|
上刀塔 & 下刀塔 | GVI-350 |
---|
刀庫容量 | 8 支刀 |
---|
刀盤對邊尺寸 | 400 mm |
---|
四方形刀具 | □ 25 mm |
---|
圓形刀具 | Ø 50 mm |
---|
換刀速度 | 0.2 秒 ( 相鄰刀 ) |
---|
一般性規格 | GVI-350 |
---|
定位精度 | ± 0.01 mm |
---|
重覆精度 | ± 0.005 mm |
---|
標準控制器 | FANUC Oi -TF ( 雙系統 ) |
---|
電壓 / 功率需求 | AC200 / 220 + 10% to-15% 3相 / 35 KVA |
---|
油壓箱容量 | 50 L |
---|
機器重量 | 10,000 kg |
---|
機臺尺寸長 x 寬 x 高 | 3,080 x 2,650 x 3,320 mm |
---|